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咖啡豆期貨 創12年新高

Arabica咖啡豆期貨 創12年新高

(明報)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由於市場憂慮巴西 和哥倫比亞的雨量太多,將會令這兩個世界最大的Arabica咖啡豆生產國失收,咖啡豆期貨價格周五在紐約 一度創下逾12年的高位。

根據美國 政府的數據,在8月4日至10日這一星期,在美國的洲際交易所,咖啡的長倉合約(看漲咖啡價格),要比其短倉合約(看淡咖啡價格)多出42,616張,反映投機資金正湧進這市場。
12月付運的Arabica(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的每磅價格周五上升0.052美元 ,約2.9%,至1.8505美元收市。其間,更曾一度升至每磅1.865美元,此乃這種交投最活躍的咖啡豆自1997年12月以來的最高價。
Arabica今年升價36%

在剛過去的一周,Arabica咖啡豆期貨的價格上升了4.2%。而在過去4周中,其價格有3個星期上升,今年以來,價格已累積上升了36%,而成交自6月中以來逐步上揚,反映大量熱錢湧向該市場。國際咖啡組織的執行董事Nestor Osorio上周曾表示,咖啡價格過去1個月的上漲,顯示了其短期供應有些不確定性。

在倫敦 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11月付運的Robusta(羅布斯塔)咖啡豆期貨的每噸價格周五上升40美元,約2.3%,至1791美元收市。這亦是Robusta咖啡豆期貨的價格連續兩個星期錄得升幅。
Arabica咖啡豆主要是在拉丁美洲種植,獲星巴克 這類咖啡專門店使用。而Robusta咖啡豆則主要在亞洲和非洲 部分地區種植,用於即冲咖啡。咖啡豆期貨的價格上升,已經開始影響到咖啡店的零售價。8月初,分銷好幾個咖啡品牌到美國零售商的JM Smucker就表示,他們將會加價9%。
原糖價格一周升2.7%

麥格里的農產品商品分析員Kona Haque表示,咖啡期貨市場吸引了投機的入市舉動,「現時已經完全被基金主導」。

牛肉上周漲4.4%

此外,在美國紐約的洲際交易所,10月付運的原糖期貨的每磅價格周五亦上升0.47美仙,約2.4%,至19.95美仙。其間更曾一度升至20.07美仙,這是其每磅價格自3月11日以來首次升破20美仙。過去1周,糖價上升了2.7%。而在過去6星期中,糖價有5周升幅。

隨著日韓對美國牛肉的強勁需求,及9月6日美國勞動節假期來臨,不少美國人為舉行燒烤會而預訂牛肉,令肉價急升。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0月付運的期貨牛肉的每磅價格周五升0.075美仙,約0.1%,至99.25美仙。其間,更曾一度升至1美元,創下2008年10月2日以來的高位。上周牛肉價格升了4.4%,這乃是今年1月中以來的1周最大升幅。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啤酒

成分

一般來說,啤酒是由麥芽和啤酒花(即蛇麻)經酵母發酵而成的。添加其他調味品或糖是不太常見的。

由於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水質對啤酒的品質有著很大的影響。當地的水質影響甚至決定了許多啤酒口味。含酶較多的大麥芽是眾多麥芽當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

但其它的發芽或未發芽的作物如小麥、稻、玉米、燕麥和黑麥等也應用較為廣泛。啤酒花加入啤酒的釀造是最近幾百年來的事。它的作用在於平衡麥芽的甜度並對酵母的活動有適度的抑製作用。

酵母在發酵過程中吸收從作物中萃取的糖,然後製造出許多化合物包括酒精和二氧化碳。應用於釀造的許多種自然或人工培養酵母可以概略的分為三種:愛爾啤酒(ale或top-fermenting)酵母、窖藏啤酒(lager或bottom-fermenting)酵母和野生酵母。

這些酵母的科學名稱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啤酒酵母?出芽酵母),一種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中重要的模型生物(model organism)

一般來說,1品托(568毫升)的啤酒含有約2個酒精單位的酒精。酒精含量是隨著啤酒的種類和製造商的不同而變化的。而2005年,也有美國廠商推出一種酒精濃度達百分之二十五的啤酒,名字叫亞當斯的烏托邦。

這種用銅製酒瓶裝的烈啤酒,一瓶680公克要賣3300台幣,比頂級白蘭地還貴。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超大現代農業(控股)有限公司 (0682.HK)

超大現代農業(控股)有限公司 (0682.HK)

公司業務 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農業產品。
行業 農業科技


超大現代農業(控股)有限公司 (0682.HK)

最新資料
52周最高 10.00

52周最低 4.440

股票相關資料
市值 27,746,000,000

已發行股數 3189.0 M

股息資料
股息 0.050000

週息率 0.57 %
會計資料
每股賬面值 6.280100

每股盈利 1.756300

短期負債 RMB 1566.5 M

長期負債 RMB 0

現金 RMB 3106.7 M

估值比率
股價/賬面值 1.39

市盈率 4.95

派息比率 2.85 %

損益表資料
純利 RMB 3986.3 M

銷售額 RMB 6126.8 M
盈利
邊際利潤率 65.06 %

其他比率
資產回報 21.49 %

股東權益回報 23.79 %

流動比率 280 %

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0.00 %

債項/股東權益 9.35 %

俄大旱令糧食減產三分一

俄大旱令糧食減產三分一
(明報)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08:25

俄羅斯 總理普京 表示,受持續高溫乾旱影響,今年糧食將減產三分之一,不排除將糧食出口禁令延長至明年。

普京周一表示,根據俄農業部的最新預測,俄羅斯今年糧食收成,將縮減至6000到6500萬噸。

但他表示,俄國有950萬噸儲備糧,加上去年2100萬噸的剩糧,仍可充分保障國內需求。他說,今年俄羅斯國內糧食需求量預計為7800萬噸。

本月5日,俄政府宣布了糧食出口臨時禁令,自8月15日至12月31日,禁止小麥、大麥、黑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麵粉出口。

普京表示,基於明年糧食產量和結餘難預測,並為防止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政府不會很快就做出取消糧食出口禁令的決定,甚至不排除將禁令延長至明年。

俄羅斯今夏遭遇了持續異常高溫的乾旱天氣,糧食大幅減產,1000多萬公頃糧食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綜合報道)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中國突然大規模進口玉米

中國突然大規模進口玉米
8月 6日 星期五 11:23 更新

《華爾街日報》--中國逾十年來首次向美國大規模購買玉米的交易引發了一場爭論﹐即美國最大的農作物出口是否正進入一個新的黃金時期。但有可能解答這一疑問的一方──中國政府卻幾乎緘口不言。

當一艘載有美國玉米的船隻6月份抵達中國東部沿海的龍口港時﹐引發了人們的興奮之情。這是大約15年來第一艘滿載有美國玉米的貨船停靠中國。接下來又有四艘抵達。

中國今年來已自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美國進口了約120萬公噸的玉米﹐相比之下﹐前些年中國從所有國家進口的玉米還不足10萬噸。

對於這一進口突然大幅增加的現象說明了甚麼?農民、交易員以及農業經濟學家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表明隨著中國人變得更加富有﹐期盼已久的向中國大幅出口玉米的時代已經來臨。其他人則認為這也許只是由中國最近的乾旱問題引發的曇花一現的現象。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國際穀物項目(International Grains Program)的經濟學家奧尼爾 (Jay O'Neil)說﹐不管發生了什麼﹐今年肯定與近年來所發生的任何事都有著很大不同。

他還說﹐中國最近的玉米進口意味著越來越少的國家在滿足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需求﹐而可能出現的農作物產量短缺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更加嚴峻的風險。這一變化顯然將增加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不確定性﹐往往還會推高商品價格﹐加大價格波動性。

預測中國玉米需求的問題因中國政府嚴格的保密舉措而變得複雜。共產黨長期以來都將實現糧食供應自給自足作為維持社會穩定的核心因素﹐中國領導人今年早些時候也重申﹐到2020年底時中國所消耗糧食至少95%將由自己生產。不過這一政策的細節卻處於嚴格保密中。

自給自足普遍被認為是中國過去幾乎沒有進口玉米的原因﹐即使是在國內價格高於全球的情況下。

除了中國政府﹐沒人能弄清楚今年獲准的玉米進口究竟只是暫時﹐還是預示著一種長期的轉變。一位研究中國糧食政策的西方行業官員說﹐中國政府對糧食儲備的規模秘而不宣﹐而一些觀察家又對政府已公佈數據的準確性提出質疑。
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正與日俱增﹐但政府某些方面的做法在30年的市場化改革中並沒有多大改變。

有關玉米的困惑﹐正是這種矛盾的一個反映。預計中國將在今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但其重大政策仍然是由黨的少部分領導人秘密制定的。外部專家對官方數據透明度的缺乏常有怨言﹐而北京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曾擾亂全球的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場。

如果要進一步瞭解真相﹐可能會有風險。有關國家機密的法律模棱兩可﹐一些分析人士因為搜集中國認為敏感的商業信息﹐就曾被當局利用這種法律投入監獄。上個月﹐美籍地質學家薛峰(音)因為研究中國油井的分佈﹐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中國農業部回絕了有關玉米政策的採訪請求﹐說這個話題過於敏感。商務部和主要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也拒絕了採訪請求。連中國國內的西方專家都拒絕公開討論這個話題。

作為中國玉米形勢敏感性的反映﹐奧巴馬政府有意在近期輸華玉米的問題上不多說話﹐儘管這屆政府已經把擴大美國商品出口當作其經濟戰略中的重要部分。

發改委上週少見地就玉米問題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聲明對近期的玉米進口做了淡化處理﹐說它是由國內玉米價格升高帶動的﹐但強調這不會損害中國玉米種植戶的利益﹐並且中國的糧食儲備是充足的。聲明沒有談到近期大量進口玉米會持續多久。

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中產階級的不斷增長加劇了玉米供應的緊張﹐因為他們消費的豬肉、牛奶和雞蛋越來越多﹐而相關的牲畜都吃玉米飼料。中國東北玉米種植帶過去兩年遭遇嚴重乾旱﹐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供給的擔憂。

中國過去曾是淨出口玉米的主要國家之一﹐同美國構成競爭﹐但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到2009年﹐出口量已從2006年的300多萬噸下降到僅13萬噸。

撰稿﹕華爾街日報Brian Spegele / Scott Kilman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俄加小麥失收 掀糧價升浪 全球麵包餅乾勢加價

俄加小麥失收 掀糧價升浪 全球麵包餅乾勢加價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全球糧食危機陰霾重臨。加拿大 、俄羅斯 等世界主要小麥出口國均見失收,導致小麥價格錄得37年來最大單月漲幅,恐引發連鎖效應,導致全球麵包、餅乾等麵粉類糧食,以至啤酒、飼料乃至家禽類等紛紛漲價,引發通脹潮。分析家稱,受水災乾旱影響,中國今年夏糧亦減產,全球供求緊張勢刺激糧價,不利中國控制通脹。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周一交投顯示,小麥9月價格升至每蒲式耳(穀物容量單位)7.11美元 ,單日升幅近7.5%,為22個月新高外,專家估計小麥期貨價位很可能升至每蒲式耳8.5美元。事實上,芝加哥期貨市場小麥7月價格已刷新數十年來的單月最大增幅,彭博通訊社稱升幅達38%,是1973年7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歐洲小麥價格亦在兩年來首度衝破每噸200歐元,周一漲8%至每噸211歐元,較6月底升了五成。業界人士還稱,飼料和大麥價格亦在抬升,可能牽連家禽與啤酒等零售價。

歐洲小麥衝破每噸200歐元

英國 麵包生產商第一食品公司(Premier Foods)的小麥採購主管說﹕「這是自1972-73年度以來,我們所見最為迅猛的小麥價格飛漲趨勢。食品業無法忽視50%的小麥價格漲幅。」前身蘇聯在1972至1973年,曾因大旱致使小麥失收,但莫斯科 為掩飾糧荒,在西方不知情下,從世界市場暗中大手採購了近三分一美國 小麥,引發全球食品價格短時間上漲。

小麥價格暴漲,主因是俄羅斯、烏克蘭 和哈薩克處於世紀酷熱乾旱,農作物失收。這3國均屬全球十大小麥出口國。分析家擔心,受持續惡劣氣候影響減產下,這3國為保持本國市場供應充足,可能限制糧食出口,甚至實施出口禁令。

大旱豪雨威脅俄加來年糧產

俄羅斯是美國、歐盟 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惟遭逢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災,已威脅到冬季穀物播種計劃——俄國的冬季小麥,通常佔該國年度農作物產量的65%,但旱情已拖累原定8月開始的冬季小麥播種計劃。俄國去年度農作物總產量為9710萬噸,但因大旱,農業部已把今年糧食產量預測下調至7000萬噸。俄國氣象中心預測,乾旱高溫至本月中旬前都難見改善,「這麼長時間異常酷熱,是我們50年來首見」。烏克蘭與哈薩克的大麥小麥產量也因天氣反常減少。烏克蘭是世界最大的大麥出口國,其農業部估計上月出口減少了兩成。加拿大則因豪雨,預料未來一熟的小麥產量,將較上一季產量減少36%。

中國夏糧減產 庫存受衝擊

受旱災水災影響,中國今年夏糧總產量為1.23億噸,亦比去年減少39萬噸,是7年來首次出現夏糧減產。中國雖是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之一,但也是主要小麥進口國之一,因為中國進口小麥主要是為補充庫存,當中主要來自澳洲 、加拿大、法國 、美國及阿根廷 。國際市場小麥價格飛漲,對中國難免有影響。

近期糧食歉收和暴漲,令人回想起2007至08年初的全球糧食危機。當年由玉米到大米等農產品均因短缺而大幅漲價,導致海地、埃及 、孟加拉相繼爆發糧食騷亂。多國目前均擔心重現那時的糧食騷亂,作為世界最大小麥輸入國的埃及,就在剛過去的周末購入了18萬公噸小麥,較原定為多,且是近兩周第二大筆採購。中國也在提醒國內業界關注穀物價暴漲。但《金融時報》相信,小麥價格料不會飈至2008年的歷史紀錄,因為消費增長因宏觀經濟環境減弱了,也壓抑了動物飼料業的需求。

金融時報/彭博通訊社

影片2023

 影片2023